老电影《阿诗玛》幕后故事
1956年,诗人公刘将彝族撒尼人叙事长诗《阿诗玛》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,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,后因“反右”风暴,剧本整理者被打成右派,拍片计划搁浅。1962年,上影厂重新启动项目,最终以1960年李广田重新修订的长诗作为基础进行电影改编。
1956年,诗人公刘将彝族撒尼人叙事长诗《阿诗玛》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,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,后因“反右”风暴,剧本整理者被打成右派,拍片计划搁浅。1962年,上影厂重新启动项目,最终以1960年李广田重新修订的长诗作为基础进行电影改编。
1956年,公刘将长诗《阿诗玛》改编成电影剧本,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,剧本还在《人民文学》发表。但1957年,剧本整理者黄铁、杨智勇、公刘被打成右派,拍摄受阻。1960年,李广田重新“修订”剧本,然而不久他被打成“右倾机会主义分子”,项目再次搁浅。直到1